校内新闻主页 > 校内新闻

大家就能成为教育合伙人办好惠及每个孩子的教育

  高軒,上海市靜安區市西小校園長,全國百佳語文教師,靜安區政協委員、靜安區教育學會理事、民進上海市基礎教育委員會委員。曾取得上海市中青年教師教育大賽一等獎,全國語文教師根本功大賽一等獎,全國小學語文教育論文大賽特等獎;出書個人專著《傾情為師 執著圓夢——高軒教育教育實踐與研討》;致力於辦一所惠及每個孩子的彩虹校園,鼓舞孩子們做有夢的讀書人,做風趣的構思師,做有愛的自願者。
  
  高軒誇姣的家校聯系是對校園教育最大的「賦能」,教師、學生、家長是三位一體的教育願望合夥人。
  
  問您怎麽詮釋市西小學的育人方針「做有夢的讀書人、風趣的構思師、有愛的自願者」?
  
  高軒:市西小學的辦學理念是「尊重每個生命的共同性,讓每個共同的生命都具有展開的時機」,育人方針是「做有夢的讀書人、風趣的構思師、有愛的自願者」。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育人方針,主要是從中國學生展開中心素質的要求和校園的辦學基礎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並經教代會、家委會重復評論確認的。咱們以培育「全面展開的人」為中心,緊扣中心素質的三個維度六個目標(文明基礎、自主展開、社會參加三方面,綜合體現為人文見識、科學精力、學會學習、健康日子、職責擔任、實踐創新六大素質),希望培育學生自律健康、探究實踐、熱心公益等習氣,培育他們樂學善思、勇於創新、自覺擔任的能力或質量。
  
  校園多年來在閱覽、藝術、公益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礎,是靜安父子閱覽聯盟校,是上海世界藝術節協作單位,對曹家渡恒裕養老院、南陽校園常年展開自願服務,三年級以上學生團體註冊上海市自願者。
  
  在我看來,誇姣的家校聯系是對校園教育最大的「賦能」。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僅僅是孩子的監護人,是校園教育的同盟軍,教師、學生、家長更是三位一體的教育願望合夥人。咱們希望家長能夠與校園到達共同的價值觀與願景,終究交融並生長為教育職責共同體。
  
  市西小學學生參加社區美繪活動市西小學師生在養老院做自願者,栽培蔬菜校園既要容納孩子們的多元,相同也要註重家長的多元需求。
  
  問校園新四年規劃中提出「深化家長教育輔導,爭創家長教育示範校」,具體推出了哪些值得推行的經驗行動?
  
  高軒:我認為,校園既要容納孩子們的多元,相同也要註重家長的多元需求。經過各級家委會會議,咱們認真傾聽了家長對校園教育的定見和主張;經過無記名問卷,了解了家長對校園教育的滿意度和他們的真實需求。經過多渠道的了解,咱們發現家長充分肯定家長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經驗與辦法;他們註重孩子的心思健康,卻不知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有何心思特征;他們知道孩子安全的重要性,卻不知要教會孩子哪些安全技術;他們想讓親子聯系更調和,卻找不到增進聯系的著手點……為此,校園確認了三種方式的家長校園:惠眾式講座、超市式輔導和特需式服務。
  
  惠眾式講座指的是每學期開學前,面向全體家長安排展開的一次團體授課,內容涵蓋心思、安全、學段要求等。每學期中,根據最新教育形勢政策和各年段的聯接教育展開專題講座,如《「雙減」下,校園的職責與擔任》《「雙減」之下,咱們該為孩子增加什麽》《提高專心力,功夫在其外》《幼小聯接》《小初聯接abc》等。
  
  惠眾式講座聚焦日子中風趣的學習元素超市式輔導是為了滿足家長的多元需求。每年的家長教育輔導月活動中,校園根據事先了解到的家長需求,匯總列落發長教育輔導主題菜單,從心思生長、學習習氣、日子習氣、興趣或感到困惑的家長教育專題。這種輔導安排方式,是從子女生長問題與家長家長教育問題雙角度出發,為家長的學習解惑悉心提供「超市」式服務。超市選題有《「感恩」讓咱們健康生長》《從小教會孩子寬恕》《再會,遷延》《親子聯系交流》《行動派養成記》《「悅」讀越聰明》《怎麽培育孩子的自主能力》《怎麽做好心情管理》等。
  
  超市式輔導註重親子之間怎麽交流特需式服務則是為親子家庭提供單個協助。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存在著身心展開上的差異。校園註重學生不同生長階段的改變與需求,註重特別學生家庭的狀況,及時給予溫溫暖協助。咱們會在每學年迎來重生時,對學生家庭進行詳盡排摸。對有特別需求的孩子,校園會啟動特需教育資源,由專職教師跟進輔導;當學生遇到叛逆期、遇到心結時,心思教師或專業心思師也會及時介入,進行專業幹涉和疏導,緩解學生負面心情和家長的焦慮;每逢學生家庭突發變故時,校園和教師也會當即想辦法及時送上暖心祝願,第一時間助學生及家庭處理實際問題。
  
  特需式服務中的導師活動本年3月,靜安區政府教育督導室對校園進行了全面的辦學督導,家長問卷反應,對校園教師師德體現和作業態度的滿意度到達99%,對整體辦學水平、校風學風、課後服務質量等目標的滿意度均為100%,能夠看落發校聯系調和。
  
  家校互動更親近,才會讓師生、家長之間有更多愛的傳遞。
  
  問除了這三種方式的家長校園外,市西小學在家校互動方面還做了哪些事?
  
  高軒:近年來,校園安排展開了方式多樣的家校互動,形成了校園家長教育輔導根本架構。因為在咱們看來,只要家校互動更親近,才會讓師生、家長之間有更多愛的傳遞。
  
  如果說家長校園為家長們傳達了科學育兒的理念和方法,那麽在此之後就需求將理論付諸實施,因為實踐才是最重要的,家長教育需求知行合一,調和的親子聯系也是在日常交流和良好的親子陪同中取得與提高的。
  
  為此,咱們開設了周末親子課程《周末,咱們在一起》,輔導家長怎麽陪同孩子閱覽、勞作、遊戲,提高家庭日子質量。學生和家長能夠使用周末時光來校,在校園閱覽輔導師的帶領下展開親子閱覽,把握深入讀書、興趣讀書的方法;親子遊戲則由體育教師安排,家長和孩子一起在遊戲運動中協作、比賽;校園還請來專業教師,教親子家庭收拾收納,或鼓舞孩子向家長學習燒菜、正確使用家電等,在勞作中增進親子聯系。
  
  師生家長共讀在操場上展開親子遊戲校園的「家長大講堂」活動已繼續展開了5年。每學期,校園都會邀請各行各業的家長們充分發掘本身專業專長,走進校園為孩子們開課。例如,愛閱覽的媽媽會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愛運動的爸爸會帶領孩子們參加遊戲、運動,搞建築設計的媽媽給孩子們講榫卯結構,在銀行任職的家長教小朋友合理安排壓歲錢,喜歡音樂的媽媽帶來了各種小樂器請我們體驗,在地質研討院作業的爸爸帶來難得一見的隕石,還有斯裏蘭卡大使走進校園,與孩子們共享難忘故事……學生父母走進「家長大講堂」,開設航空安全小講堂此外,校園每學期均有一次「家長敞開日」活動,家長能夠走進校園,切身感受教師、學生的教與學,增進情感交流,並把反應定見提交給校園,助力校園不斷改進提高。校園還采用「面對面」「點對點」的方式,安排教師、家長、學生進行「三方會談」,即三方共同參加的見面會,一切執教教師一起參加,一對一地和學生、家長具體介紹學生在校狀況,奉告下階段盡力的方向,同時教師也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狀況。
  
  校園微信大眾號「市西小學彩虹的故事」已成為家校線上交流的有用方式之一,這個已興辦10年的微信大眾號,設置了「彩虹少年」「園丁活動」「家校聯盟」等欄目,還特地拓荒專欄,輔導家長註重學生的心情調節、展開日子輔導,取得了家長們的共同好評。
  
  「校長信箱」已推出了4年多,每周五,校辦教師都會收集郵件,把家長們的定見和主張都打印出來,我也會逐個回復,不斷改進校園教育教育作業。每年,家長會的最終一張屏幕定格都是校長信箱,在線教育期間的郵件相對較多,家長們也寫了不少表揚信,覺得教師很辛苦、有愛心,能看落發長對教師們的愛情以及對校園作業的認同。
  
  自2018學年起,校園還推出了家長教育專刊《愛之語》,每年匯編一本,至今已有5冊。專刊主要是共享市西小學家長們的育兒智慧與經驗,也有推介優異家長教育理念的文章,還有每學年年度十佳好家長的簡要業績共享。從第四期開始,優異班主任也將帶班管理經驗共享其中,然後讓家長取得更多元的學習內容。
  
  教育的實質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美妙的互動,當家校社多方資源與能量存在著彼此活動和接力之時,就能辦妥惠及每個孩子的教育。
  
  問在師資隊伍建造的過程中,您怎樣鼓舞青年教師增強家校社協作的認識?
  
  高軒:一方面,咱們專心於提高教師的學習力,經過教師微光讀書會、工會經典共讀等活動,鼓舞教師閱覽《做最好的教師》、《家長有遠見,孩子有格式》、《做一個家長喜歡的班主任》等書本,提高協同育人認識;另一方面,收集教師困惑,以作業坊的方式為青年教師答疑解惑,如怎樣與隔代老人交流、怎麽與特別需求的學生家長交流等;此外,咱們也在專題訓練中,詳盡輔導青年教師「怎樣開家長會」「怎樣進行家訪」,同時鼓舞他們多多參加兒童友愛型社區建造、成為暑托班自願者、在社區圖書館當「故事媽媽」等。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咱們一向告知青年教師,要註重每一次家長會、家長敞開日和家訪的時機,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敬業、專業與樂業,從而建立起尊重和信賴的聯系;教師也要守住聯系的邊界,既不要將自己應該擔任的作業轉嫁給家長,也要讓家長清晰本身應該承當的職責;當遇到問題時,教師要避免與家長發生敵對心情,要引導家長合理表達訴求,盡可能進入問題處理流程,紮手問題不隱秘不延遲,及時上報校園,校園按流程處理。
  
  問未來,會在家校社協作的哪些活動進步跋涉一步的「擴容」?
  
  高軒:咱們的周末親子共讀未來會考慮進一步豐厚內容和方式,例如增加更多主題、引入更多互動方式、展開更多的實踐活動等。如能夠擴展活動時間,設計「圖書館美妙夜」活動;擴展活動空間,到自然天地中閱覽;擴展活動的方式,開設常識比賽、閱覽馬拉松、作家面對面活動等;擴展活動的主題,如「爸爸讀書會」「我帶爸媽讀」等。
  
  目前,咱們親子共讀會的獲益範圍現已輻射到社區,面向所在大街敞開名額,從幼兒園中班到小學一年級,現已展開了一期,社區、家長反應特別好。
  
  家校社協同,校園需求敞開大門,形成育人合力。因為教育的實質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美妙的互動,當家校社攜起手來,多方的信息、資源、能量存在著彼此活動和接力的時候,我們就能成為教育合夥人,辦妥惠及每個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