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仍然让孩子留在朝春中心小学这里就是我们的好学校
作者:最新更新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4-01-12 12:47 点击数:
這幾天陽光正好,普陀區朝春中心小校園園裏的銀杏樹冒出了芽。課間,孩子們圍著銀杏樹指指點點,觀察心愛的小綠尖兒。盡管春天的校園分外好看,孩子們內心歡喜地期盼秋天的盛景。在他們的回憶間,上一年那時的銀杏學科文化節,在腦海裏烙下了最美的生長回憶。
這所家門口的好校園,有近1/3的學生與他們的父輩乃至祖輩成了校友。本年的線上「校園開放日」時,一位80後博士家長坦言:「我和我的父親都在這兒讀書,通過家庭評論,咱們決定依然讓孩子留在朝春中心小學,這兒就是咱們『曹楊人』的好校園。」

枝繁葉茂的校園,依靠環浜,校園的一角,「稚趣園」「怡心園」「生態園」「百草園」散布而建,那是不同年級孩子們進行主題歸納活動的場所。上一年,孩子們做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在自然學科、生態環境社團指導教師桂沁怡的帶領下,同學們對校內綠色栽培情況展開了一場調研。

小夥伴發現,在栽培的落葉喬木中,屬水杉和銀杏的栽培數量最多,且樹齡最久,尤其是百草園中的兩棵銀杏樹,建校時便已栽種,至少有70年以上的樹齡。一到秋天,滿地金黃的落葉鋪成「陽光大路」。接連舉行多年的學科節,也有了自己的節標,被冠上「銀杏」標誌。借著學科節的進程,朝春中心小學《6+課程》框架發布,敞開了校園新一輪課程改革序幕。
據介紹,「6」即「語言與文學、數學與思維、科學與技能、藝術與審美、運動與健康、品質與社會」六個範疇,「+」即疊加,在這6個範疇的基礎課程上,依據學生發展需要疊加,結合學段特色以及歸納學習資源疊加,以「入學季」「啟航季」「生長季」「繽紛季」「結業季」五個分年級主題詞統整,豐厚學生學習閱歷,增強學生學習體會。
銀杏樹下,朗讀亭中,學生誦讀經典童謠、演奏古箏、扮演舞蹈……朝春中心小校園長黃建平說,每年的銀杏季是朝春校園最美的季節,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間,他們在銀杏樹下讀書、散步、嬉戲、展開活動,銀杏成了美好回憶,直到現在,還有結業多年的學子要趕在最美的銀杏季回到校園,相約銀杏樹下。
三年級學生通過「村史館裏看曹楊」,參觀學習,學做小講解員;四年級學生以「走進居委看曹楊」,參與自願服務、生活體會;五年級學生沿著環浜看曹楊,了解企業,進行工作體會……朝春中心小學地處曹楊新村,校園巧用社區資源,在中高年級學生中開設社區講堂,引導學生走進社區,走向社會,展開自願服務。
大多數曹楊人堅持讓子女、孫輩在這兒完結基礎教育,校園有何魅力,招引幾代人留在家門口的校園?朝春中心小學由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兩所上海市全體改革實驗校園——普陀中心小學和曹楊新村榜首小學兼並而成,1999年更名為朝春中心小學,校園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兩所校園的優勢和特色。在黃建平看來,近20年來,校園逐步形成了「自主學習、追求前進」的辦學理念,「語數外是打基礎,音體美同樣是打基礎」的建議,近20年不曾不堅定。作為全國美育實驗校園、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校園,校園打造了20多個藝術體育團隊,各藝術團隊、藝術活動學生參與率達到100%,「古詩誦讀」等近50個學生社團,供學有余力的孩子選擇學習,還開發了多門拓展性和探究性課程。校園就像一座「前進大廈」,形成「人人提前進、事事講前進、處處爭前進」的氛圍,隨同孩子們一步步生長。
- 上一篇:周末和寒暑假时间不间断地训练男足女足都是如此
- 下一篇:没有了